摘要:
营造樟子松人工林是沙地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而造林后林分的生长一般会引起土壤pH值的变化,但营造樟子松固沙林后引起的土壤pH变化却并没有引起关注.以辽宁省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固沙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为对象,研究了营造樟子松林后不同发育阶段0~100 cm土层土壤pH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 表明:(1)沙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后,pH值的变化范围由对照草地的两个层次(0~10或0~ 20、20~100 cm)扩大为3个层次(0~10或0~20、20~40、40~ 100 cm).(2)随人工林林龄的增加,0~20 cm层pH值显著降低,20~40 cm层保持不变,40~ 100 cm层幼龄林、成熟林显著高于过熟林,而过熟林与草地无显著差异.(3)樟子松人工林中,0~10 cm层,pH值与土壤全钾(TK)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磷(AP)呈显著负相关,10~ 20 cm层,与土壤有效钾(AK)和土壤有机碳(SOC)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率(SW)呈显著正相关,20~ 40、40~60、60~80 cm层,分别与土壤碱解氮(AN)、土壤全氮(TN)、土壤全磷(TP)呈显著正相关.樟子松林处于幼龄林时,pH值在20~ 40和60~ 80 cm层分别与C/P和AN、土壤容重(BD)呈显著正相关,而在80~ 100 cm层与N/P呈负相关;中龄林时,pH值在10~ 20 cm层与C/P呈显著负相关,20 ~ 40和40~ 60 cm层分别与粒径<0.05 mm的黏粉粒含量(FS)和TN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林时,pH值在0~10 cm层与BD、A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W、AK、FS呈显著正相关,20~40 cm层与TN呈正相关,在60~ 100 cm层与C/N呈负相关;过熟林时,pH值在0~10 cm层与AN呈显著正相关,与TK呈显著负相关,10~ 20 cm层与TN呈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