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混凝土的热力损伤行为会严重危及能源工程结构的运维安全.为此,本文开展了两类不同骨料体积分数的模型化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并基于DIC技术对试验过程中混凝土裂缝进行跟踪,从细观力学角度分析在不同次数亚高温循环下试件的裂缝扩展情况,探究了亚高温循环作用后界面过渡区形变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粗骨料体积分数大的模型化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相对较小,且在亚高温循环中体积膨胀较为明显,砂浆层因此出现较大拉应力使试件在未加载时出现裂缝.未经过高温循环的试件裂缝首先出现于砂浆层,经过亚高温循环的试件裂缝首先出现于界面过渡区.亚高温循环作用会加速界面过渡区未水化颗粒的水化以及部分水化产物的碳化,导致粗骨料和砂浆之间的粘结性能降低,界面过渡区孔隙率增大、更易产生裂缝;且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模型化混凝土试件破坏程度加剧.
推荐文章
混凝土损伤破坏的CT及声发射试验研究
混凝土
三维细观模型
分形维数
损伤定位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失稳分析
混凝土
失稳
损伤破坏
裂纹
混凝土损伤破坏的协同问题
混凝土
初始损伤
协同演化
结构缺陷
基于DIC技术的桩筏基础工作机理研究
桩筏基础
位移场
工作机理
DIC
破坏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IC技术的混凝土热力损伤破坏分析
来源期刊 广东建材 学科
关键词 模型混凝土 温度循环 亚高温 力学性能 粗骨料 裂缝 界面过渡区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24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程 6 2 1.0 1.0
2 叶忠志 12 30 4.0 5.0
3 姜永胜 12 14 2.0 3.0
4 陈在耿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2 0 0.0 0.0
5 佟姝茜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型混凝土
温度循环
亚高温
力学性能
粗骨料
裂缝
界面过渡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建材
月刊
1009-4806
44-1249/TU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6路236号(西门口)越秀新都会8B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0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259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