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降雨、灌溉入渗和潜水蒸发在卫宁平原地下水循环中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评价卫宁平原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和蒸发量,通过设立中卫、中宁两个包气带原位试验点,观测期为2013年6月~2013年11月和2014年4月~2014年10月,获取了两个试验点不同埋深处的土壤水负压、温度、岩性及水分运移参数,并采用定位通量法计算试验点的地表蒸散发、入渗量和潜水面蒸发、入渗量.结果 显示:在包气带岩性相同、灌溉期相同(7~10月)、总灌溉量相近条件下,作物的灌溉模式决定了灌溉对潜水的补给强度:玉米少次大量(150 mm·次-1)灌溉对潜水的补给量为373.65mm,远远大于茄子多次小量(50 mm·次-1)的灌溉模式下的152.3 mm;而在包气带岩性相同、种植作物相同、灌溉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同时期潜水面净补给强度相近:中宁试验点2013年7~10月份潜水面净通量为32.88 mm,2014年同期为57.42 mm.在降雨情况或灌溉量较小(50 mm)的情况下,植被的生长会阻碍水分在包气带中的下渗;在灌溉量较大(100 mm和150mm)的情况下,植被的生长会促进包气带水分的下渗.
推荐文章
北京典型地区灌溉条件下包气带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包气带
含水量
土水势
水分运移
补给量
沙漠包气带水分运移机理研究
沙漠
包气带
运移
温度场
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
干旱区
包气带
土壤水分运移
地下水补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卫宁平原包气带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干旱区地理 学科
关键词 卫宁平原 包气带 水分运移特征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气候与水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5-853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19.04.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小波 3 4 1.0 1.0
2 胡现振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卫宁平原
包气带
水分运移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地理
双月刊
1000-6060
65-1103/X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4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8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