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某矿厚冲击层下关键层断裂层位勘查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工作面开采条件下覆岩运移高度进行研究,动态分析了不同方法下覆岩裂隙发育高度,结果表明:基于理论分析计算得到的冒落带高度为6.9~11.3 m,裂隙带高度为30.1~41.3 m;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冒落带高度约为11 m,裂隙带高度约为45 m;基于现场实测的裂隙带高度为41.5 m.多方法分析的两带高度结果吻合度较高,真实可靠,为相似条件下覆岩裂隙发育高度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基于覆岩破坏传递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采动覆岩
导水裂缝带
覆岩破坏传递
力学模型
岩层移动
开采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实测应用
裂隙带
渗水量
实测
导高
覆岩组合结构下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与发育高度分析
导水裂隙带
覆岩运动
组合结构
拉伸变形
裂隙发育
软弱覆岩分层综放开采工作面"两带"发育高度研究
软弱覆岩
特厚煤层
分层综放开采
"两带"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种方法的深井覆岩两带发育高度分析
来源期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厚冲积层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冒落带 裂隙带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D325.3
字数 15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798.2019.08.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楠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共引文献  (35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厚冲积层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冒落带
裂隙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月刊
1005-2798
14-1171/TD
大16开
山西省襄垣县侯堡镇
22-11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5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38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