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明甘肃中部沿黄灌区枣园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养分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设置清耕(CK)、覆盖玉米秸秆(YMG)、覆黑膜(HM)和种植黑麦草(HMC)等耕作方式,测定不同土层(0、20、40、60 cm)土壤温度、养分以及果实品质等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最佳土壤管理模式.结果表明:8月份HMC对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均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在20 cm土层,分别较CK、HM、YMG降低了5.93%、5.93%、2.86%.与对照相比,YMG、HM和HMC均能显著提高各土层的土壤速效K、N、P以及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其中HMC效果最显著,在20 cm土层处,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2.35%、10.11%、15.48%、23.11%、19.00%.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速效养分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表0~20 cm处的含量最高,在20 cm土层处,HMC土壤速效K、N、P含量分别为122.24 mg·kg-1、32.67 g·kg-1、0.76 mg·kg-1.与对照相比,YMG、HM和HMC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枣果品质,其中HMC对Vc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枣果横径、枣果纵径、单果重、含水量、可食率的影响显著大于YMG和HM,HMC的Vc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枣果横径、含水量较YMG分别增加了10.18%、25.23%、9.06%、6.04%、3.73%,较HM分别增加了1.28%、23.01%、1.07%、2.50%、1.71%.主成分分析将16个指标综合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因子6.614、5.485、3.901,代表4种不同耕作方式100%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综上所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的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HMC、HM、YMG和CK,种植黑麦草(HMC)是甘肃中部沿黄灌区枣园土壤管理的推荐模式.
推荐文章
枣园生草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枣园生草
士壤养分
果实品质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方寒地土壤温度的影响
农艺学
保护性耕作
试验
免耕
土壤温度
骏枣果园土壤养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营养元素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枣园土壤温度、养分 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枣园 土壤耕作方式 土壤温度 土壤养分 枣果品质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7
页数 8页 分类号 S665.1
字数 62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7601.2019.03.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华梨 18 51 4.0 6.0
2 张露荷 16 49 4.0 6.0
3 王延秀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67 251 10.0 12.0
4 郭爱霞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1 23 3.0 4.0
5 朱燕芳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7 54 4.0 6.0
6 贾旭梅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6 27 3.0 4.0
7 赵通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7 35 4.0 5.0
8 程丽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0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0)
共引文献  (720)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5(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1(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枣园
土壤耕作方式
土壤温度
土壤养分
枣果品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双月刊
1000-7601
61-1088/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52-9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4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