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黄泥田为南方红黄壤区广泛分布的低产田.定量评价黄泥田基础地力,明确与高产灰泥田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可为黄泥田改良及水稻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20个县的典型黄泥田0—20 cm土壤,同时采集与其邻近且由同一微地貌单元发育的高产灰泥田土壤,进行了水稻盆栽试验.试验设施肥(每盆N 0.60 g、P2O50.24 g、K2O 0.42 g)和不施肥两个处理.氮肥采用15N丰度10% 的尿素,磷肥用磷酸二氢钙,钾肥用氯化钾.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采用移栽种植,每盆种植两穴.收获后,调查籽粒产量,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植株分地上部和根部,分析了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土壤分析了全氮含量.植株与土壤同位素氮用ZHT-03质谱仪测定15N% 丰度.计算了土壤基础地力与水稻养分吸收、累积及肥料利用率.[结果]黄泥田的基础地力经济产量、基础地力地上部生物产量较灰泥田分别低26.9% 与23.5%,相应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低14.1与9.7个百分点.基础地力贡献率(经济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不论施肥与否,黄泥田水稻有效穗数均显著低于灰泥田,且不施肥水稻有效穗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施肥条件下,黄泥田水稻成熟期籽粒、茎叶和根系氮、磷、钾素含量均低于灰泥田,其中3个部位磷素含量较灰泥田分别低9.6%、38.4% 和46.3%,差异均显著,黄泥田水稻籽粒和茎叶的钾素含量较灰泥田分别低10.8% 和18.5%,差异均显著.施肥下黄泥田水稻成熟期籽粒、茎叶的氮素吸收量较灰泥田分别低10.8% 和17.3%,磷素吸收量分别低12.5% 和46.2%,钾素吸收量分别低16.6% 和28.5%,差异均显著.等量施肥条件下,黄泥田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灰泥田低4.6个百分点,但土壤氮肥残留率增加3.0个百分点.[结论]以高产灰泥田为标准,黄泥田基础地力具有20% 以上的产量提升潜力.土壤有机质与容重是影响基础地力贡献率与有效穗的重要肥力因子.黄泥田水稻氮肥利用率显著低于灰泥田,但土壤氮素残留率较高.提高有机质、降低土壤容重是提升基础地力的主攻方向.
推荐文章
福建黄泥田肥力质量特征与最小数据集
黄泥田
土壤属性
土壤质量评价
最小数据集
土壤肥力质量指数
商丘市耕地地力评价与中低产田改良建议
耕地地力评价
中低产田
类型
改良建议
河南商丘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
低产黄泥田
秸秆还田
秸秆腐熟剂
土壤肥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方低产黄泥田与高产灰泥田基础地力的差异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黄泥田 灰泥田 水稻 基础地力 养分吸收 氮肥利用率 氮肥残留率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3-781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70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81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飞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116 1161 20.0 29.0
2 林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75 710 16.0 23.0
3 李清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110 1013 19.0 26.0
4 何春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85 906 18.0 26.0
5 朱恬恬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6)
共引文献  (692)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0(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2(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3(4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4(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泥田
灰泥田
水稻
基础地力
养分吸收
氮肥利用率
氮肥残留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