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软件的不断更新迭代,软件正确性检测的必要性愈加凸显,软件正确性检测的处理时间直接决定软件的维护成本.动态测试的断言编写和静态分析的符号执行均针对程序正确性进行优化完善,但分析结果易出现路径缺失甚至错误无法识别等问题.现有验证方法在路径扩展时易生成较多无用路径,且针对性不强,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案.本文采用最弱前置条件对软件可行性加以分析,对程序执行语义正确建模,使用程序切片技术预处理程序代码,并根据层级结构存储节点及其子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静态分析对程序状态抽象操作带来的验证精度损耗,且能够遍历求解出程序的所有可能路径,并通过分组标出条件表达式的结论真假值,以此验证路径正确性,同时可对高复杂的程序代码进行有效的正确性分析.
推荐文章
基于语法树的程序正确性验证模型及算法设计
程序正确性验证
树匹配
路径查询
匹配度
一种基于程序正确性证明理论的程序开发方法
程序的形式推导方法
程序规范
循环不变式
基于最弱前置条件的静态分析误报消除技术
静态分析
误报消除
最弱前置条件
数组访问越界
空指针解引用
基于抽象解释的函数不变量正确性验证
函数不变量
抽象解释
正确性验证
多项式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最弱前置条件的程序正确性分析
来源期刊 高技术通讯 学科
关键词 程序正确性 最弱前置条件 静态分析 路径扩展 程序切片技术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563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50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72/j.issn.1002-0470.2019.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劲松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35 218 9.0 13.0
2 郭莎莎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侯春燕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程序正确性
最弱前置条件
静态分析
路径扩展
程序切片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技术通讯
月刊
1002-0470
11-2770/N
大16开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
82-516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9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