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 利用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疗效、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及联合时机选择.方法 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单TACE组、单索拉非尼组、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TACE术后+索拉非尼组(各6只).分别于TACE术前7 d、术前1 d、术后第3、7和14天通过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术后第14天处死所有瘤兔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比较各组肿瘤增长率.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单TACE组、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TACE术后+索拉非尼组术后3 d血清VEGF显著升高(P<0.05),但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VEGF峰值低于单TACE组、TACE术后+索拉非尼组两组(P<0.05);14 d各组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VEGF水平最低,单TACE组最高.术后14 d 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MVD值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单索拉非尼组,但明显低于单TACE组(P<0.05).术后14 d 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肿瘤增长量最小(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兔VX2肝癌,可显著抑制肿瘤增长,疗效优于单纯TA-CE或单纯索拉非尼治疗;TACE术后VEGF水平升高,联用索拉非尼可降低血清VEGF水平,进而使肿瘤微血管密度下降;TACE术前联合索拉非尼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效果要优于术后.
推荐文章
兔VX2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动物实验
肝癌
螺旋CT
介入放射学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特点
VX2
肝癌模型
影像学特点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分析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研究
VX2肝癌模型
原发性肝细胞癌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
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兔VX2肝癌后残癌新生血管的研究
肝动脉化疗栓塞
门静脉栓塞
VX2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ACE联合索拉非尼抗兔VX2肝癌血管生成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兔VX2肝癌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jdyxb2019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兔VX2肝癌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259
61-1399/R
大16开
193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1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