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柴北缘构造带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蛇绿岩、增生杂岩、火山-岩浆弧及前寒武纪中-高级变质岩共同构成.该构造带内的“滩间山群”岩石组合与构造属性复杂,其岩性包括中基性火山岩、碎屑沉积岩以及超基性岩和中酸性侵入岩,普遍遭受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强烈构造变形.结合区域资料和地质填图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构造带东段赛坝沟地区的“滩间山群”由火山-岩浆弧、增生杂岩、蛇绿岩三个不同构造单元岩石组成.其中增生杂岩主要是一套深海-半深海沉积组合,夹玄武岩、灰岩、硅质岩等块体,自南而北总体呈现出来自洋壳、海山和海沟环境的大洋板块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同时呈现与日本西南部增生杂岩极为相似的岩石组合类型.该套组合构造变形强烈,主要表现为2期构造变形.其中第一期构造变形(D1)主要表现为双冲构造和同斜紧闭褶皱,断层和褶皱轴面主体倾向为NE,形成于大洋俯冲阶段;第二期构造变形(D2)主要表现为不对称褶皱和S-C组构,可能是晚期柴达木与祁连地块发生陆-陆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形成时间为440 ~ 400Ma.空间上,该增生杂岩与出露于其北侧的蛇绿岩、火山-岩浆弧共同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沟-弧系统,指示了寒武-奥陶纪时期,柴北缘地区曾发生古洋盆向北俯冲造山作用.
推荐文章
柴北缘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柴达木盆地
下奥陶统
烃源岩
包裹体
油气远景
柴西狮子沟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膏盐岩沉积演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西部
狮子沟地区
古近纪
下干柴沟组上段
膏盐岩
盖层
沉积环境
沉积特征
蒸发浓缩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中间流变层变形特征
医巫闾山
变质核杂岩
中间流变层
流体包裹体
显微构造
柴北缘二郎洞地区L构造岩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柴北缘二郎洞
L构造岩
构造变形
U-Pb定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北缘赛坝沟增生杂岩组成与变形特征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增生杂岩 岩石组合 构造变形 赛坝沟 柴北缘构造带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5-1032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132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8654/1000-0569/2019.04.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4 1386 21.0 35.0
2 付长垒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1 141 6.0 11.0
3 曹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78)
共引文献  (630)
参考文献  (6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8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8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8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4(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6(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199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19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8)
20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6)
20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2(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3(7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5)
2004(7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9)
2005(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6(5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7(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08(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4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生杂岩
岩石组合
构造变形
赛坝沟
柴北缘构造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