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大型复合材料板类零件的钻铆工艺过程尚未实现自动化,其瓶颈在于该类零件通常具有面形复杂、壁厚不均特征,通孔深度测量与铆钉选取仍依赖人工操作,严重限制其装配效率与质量.以实现大型复材板类零件自动化钻铆为根本目标,提出一种新颖的通孔深度在线测量方法与装置.方法核心是将孔深参数转换为探针运动的位移数据,并据此完成装置光路、机械结构及硬件电路设计.装置功能模块包括探测激光光斑的激光收发单元、获取探针运动参数的位移感测单元、控制探针运动的驱动单元.最终,研制样机并进行初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与装置能够实现通孔深度高效自动化测量,为实现大型复材板类零件自动化钻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推荐文章
基于LabVIEW的大型轴类零件圆柱度在位测量系统
LabVIEW
大型轴类零件
V型块法
圆柱度
在位测量
轴类零件镗径向孔
轴类零件
径向孔
基于面向对象的轴类零件特征信息模型
特征建模
面向对象
数据结构
零件信息模型
叶轮类零件测量造型方法研究
叶轮
逆向制造
测量造型
测头补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大型复材板类零件自动钻铆的通孔深度在线测量研究
来源期刊 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在线测量 通孔深度 图像处理 自动钻铆 复合材料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H161+.7|TH711|TP23
字数 4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316.2019.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冶 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83 358 10.0 16.0
2 王新 11 10 2.0 2.0
3 吴年汉 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在线测量
通孔深度
图像处理
自动钻铆
复合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
月刊
1006-0316
51-1131/TH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墨香路48号
62-105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98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