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伊犁河谷滴灌条件下复播大豆高产及减少土壤硝态氮残留的耕作方式,2017年进行了复播大豆农田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硝态氮及大豆产量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土壤孔隙度呈现出与土壤容重相反的规律,0~20 cm,20~40 cm土层中,NT处理土壤容重均达最大值、孔隙度值均表现为最小,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逐渐增大,表现为TP>S>T>NT;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相同,且各处理各生育时期也表现为S<TP<T<NT;各处理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硝态氮含量均在0~40 cm土壤范围内差异明显.TP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185.96 kg/hm2,分别较S、T、NT处理的高12.33%,20.04%,26.19%,且较后三者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未覆膜处理中,S处理较T、NT处理高6.86%,12.35%,并与NT处理达到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伊犁河谷地区,翻耕覆膜是大豆高产的最佳耕作方式,深松耕则是保证较高的大豆产量,并能减少土壤硝态氮残留的耕作方式.
推荐文章
喷灌配套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喷灌
耕作措施
土壤物理性质
玉米
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炭
土壤容重
土壤水分
土壤团聚作用
土壤热性质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容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播大豆农田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硝态氮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复播大豆 耕作方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硝态氮 产量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52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43.1|S565.1
字数 5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68/hbnxb.2019017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娜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34 326 12.0 16.0
2 徐文修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37 1254 20.0 27.0
3 厍润祥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0 7 1.0 2.0
4 张永杰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5 20 3.0 4.0
5 符小文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6 7 2.0 2.0
6 房彦飞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2 6 2.0 2.0
7 杜孝敬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7 7 2.0 2.0
8 安崇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11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4)
共引文献  (131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6(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播大豆
耕作方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硝态氮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