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本文选取2007~2017十年间四逆散运用的有效医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病因病机、脉象、症状、药物四个因素的关系,从而判断四逆散现代临床运用规律.方法 最优尺度分析法里的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分析医案中"病因病机-脉象-症状-加减药物"的关联关系,并绘制出质心图.结果 数据统计四逆散临床主要病因病机排前五位(下同)的依次是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肝火炽盛;主要症状表现依次为心烦、乏力、胁痛、失眠、手足心热;主要脉象依次为脉弦、脉细、脉沉、脉滑、脉数;主要用药依次为茯?、郁金、当归、半夏、黄芩.质心图整理后得出以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火炽盛、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为中心的五组关系.结论 四逆散现代临床运用上已经跳出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思维模式,多采用脏腑辨证,病位以肝、胆、脾胃为多.病机则围绕因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而引发一系列其?症状的治疗,尤其是关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推荐文章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探析
四逆散
临床应用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探析
四逆散
临床应用
四逆散病机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四逆散
病机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进展
四逆散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最优尺度分析的四逆散临床应用关键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环球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四逆散 病因病机 临床应用 最优尺度分析法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69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9
字数 32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749.2019.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琳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55 314 10.0 16.0
2 余洁英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12 6 1.0 2.0
3 韩新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6 1 1.0 1.0
4 江宇宁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5 17 2.0 4.0
5 刘雅倩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6 3 1.0 1.0
6 方枫琪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 5 1.0 2.0
7 张妙芬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逆散
病因病机
临床应用
最优尺度分析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球中医药
月刊
1674-1749
11-5652/R
大16开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
80-72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