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河岸地带土壤水盐和养分的变化特征,对荒漠河岸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黑河下游垂直于河道的乌兰图格嘎渣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分析距河道4 500 m范围内荒漠河岸地带土壤水盐和养分在沿河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在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pH、土壤电导率、土壤总碳、土壤总氮、土壤速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在沿河梯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随着沿河距离增加,土壤含水量大体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在300 m和2 950 m处达到峰值,均值分别为26.57%和8.72%;而土壤容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4 500 m处最高,均值为1.73 g·cm-3.土壤pH值随着沿河距离的增加呈凹型变化趋势,较大值出现在距河岸300-800 m和4 000-4 500 m处,均值分别为9.21-9.24和8.7-9.18,而土壤电导率则大体呈凸型变化趋势,较大值出现在距河岸2 200-3 200 m,均值为5.69-14.92 ms·cm-1,盐分表聚现象严重.随着沿河距离增加,土壤总碳、土壤总氮、土壤速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基本都表现出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在4 000-4 500 m处值最小,均值分别为5.71、0.11、2.81和73.76mg·kg-1,土壤养分(0-10 cm)波动最为明显,由表层向下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沿河梯度上,生态输水对近河岸地带土壤的演变机制和恢复趋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沿河距离增加影响力渐小.在荒漠河岸生态系统恢复中,可在垂直河岸梯度上延长生态输水距离,促进地下水水位回升,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属性.
推荐文章
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荒漠河岸林植物
稳定性同位素
木质部水
潜在水源
吸水深度
黑河
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河岸林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与植被关系
荒漠河岸林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生长状况
相关分析
塔里木河中游
塔里木河上游荒漠河岸林土壤水盐分布规律研究
塔里木河上游
荒漠河岸林
土壤水盐变化
分布规律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土壤呼吸
荒漠河岸林
胡杨
柽柳
近地表气温
土壤水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下游荒漠河岸地带土壤水盐和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荒漠河岸 黑河下游 土壤水盐 养分 空间分布特征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9-1747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5|X144
字数 69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9.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元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0 1093 13.0 30.0
2 姜联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364 10.0 19.0
3 周继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7 53 5.0 6.0
4 来利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0 90 4.0 9.0
5 张晓龙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4 96 5.0 9.0
9 史利江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3)
共引文献  (231)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河岸
黑河下游
土壤水盐
养分
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