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初步了解甘肃省张掖市林地蚊虫的种群分布及影响因素,为蚊媒传染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帐诱法、C02诱蚊灯法对张掖市湿地公园蚊种进行采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种方法获得该湿地公园蚊虫种类2属4种,其组成均以淡色库蚊、刺扰伊蚊为主,帐诱法中分别占捕获蚊虫总数的52.22%和41.67%,C02诱蚊灯法中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06%和47.01%,背点伊蚊及黄色伊蚊相对最少.C02诱蚊灯法捕捉的蚊虫显著高于帐诱法(x2=8.446,P<0.05).整个时间段中帐诱法捕捉到的淡色库蚊数在3:00-3:30时间段捕捉到的淡色库蚊最多,占27.65%;在20:00-20:30捕捉到的刺扰伊蚊最多,占33.33%,但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1:00-21:30时间段CO2诱蚊灯法捕捉到的刺扰伊蚊最多;背点伊蚊和黄色伊蚊在两种捕获方法中均捕获到的很少.气温在25℃以下时两种方法捕捉到的蚊密度相对最少,捕捉到的蚊虫数分别为10只(5.56%)、30只(6.21%),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蚊虫密度呈递增趋势,气温在30℃以上时,2种方法检测到的蚊密度均达到最大,捕捉到的蚊虫数分别为51只(28.33%)、162只(33.54%).湿度30% ~40%时蚊虫密度最少,当湿度大于40%时,蚊虫密度又呈上升趋势,湿度在42%时蚊虫密度达到最大,捕捉到的蚊虫数分别为51只(28.33%)、162只(33.54%).结论 湿地公园等是蚊虫种群密度较高的孳生地,应加强湿地公园中蚊虫密度的监测,提醒民众注意防范蚊虫,有针对性地采取蚊虫防治措施,防止当地蚊媒传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