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创监测手段准确度高,但有一定局限,难以推广普及.无创监测方法操作简便,几乎无并发症,临床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目前研究较多的无创监测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技术、外周血管测定法和阻抗法.超声新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但受操作者技术影响较大;外周血管测定法能够测定某一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但不能持续监测,且不同原理设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差异较大.阻抗法分为胸腔阻抗法和全身阻抗法,能够进行持续性监测,但其准确性与稳定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准确、更稳定和可穿戴的持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未来发展方向.
推荐文章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不全
高血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对房颤病人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房颤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比索洛尔
心力衰竭
快速性心律失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创血流动力学评价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 心力衰竭 阻抗法 外周血管测定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3-9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5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6/j.cnki.issn.1004-3934.2019.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激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 56 203 8.0 11.0
2 陈康玉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 21 31 4.0 4.0
3 熊卓超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创血流动力学
心力衰竭
阻抗法
外周血管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月刊
1004-3934
51-1187/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6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