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干细胞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75只C57 BL/6实验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治疗组.采用胸部单次照射剂量14 Gy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治疗组照前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50 μg· kg-1·d-1,连续5d)行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照射后逐日动态观测小鼠一般状况、死亡率,主要于3、4个月时相点通过组织学结合图像分析等方法,比较研究肺损伤及防治效应.结果 胸部局部照射14 Gy是造成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适宜剂量.单纯照射组小鼠死亡率为37.5%,死亡时间主要在照后11周.治疗组及健康对照组全程无动物死亡.照射后3个月肺系数(肺/体重)单纯照射组(10.8±1.49)和治疗组(8.53±1.55)较健康对照组(5.83±0.45)明显升高(F=23.20,P<0.05),但治疗组较单纯照射组减小(P<0.05).病理组织学变化3个月时主要为肺组织的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伴成纤维细胞及局灶性纤维增生;4个月时肺泡及间质炎减轻,而纤维增生及胶原沉积则愈加明显,但治疗组的病理变化均较单纯照射组为轻.组织学评分肺泡炎在3个月时单纯照射组、治疗组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F=11.93,P<0.05),纤维化评分在3、4个月时相点单纯照射组、治疗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F=28.73、16.85,P<0.05),但治疗组较单纯照射组降低,4个月时存在差异(P<0.05),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胶原含量(IOD值)4个月较3个月升高,3、4个月单纯照射组各为4 653±1 018、11 174±1 999,治疗组为2 380±314、6 687±661,较健康对照组的251±54、2 001±264明显升高(F=17.70、17.79,P<0.05),但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照射前G-CSF行自体干细胞动员可减轻放射性肺损伤,降低死亡率,提示其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具有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