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聚乳酸/聚己内酯(PLA/PCL)对小型猪破片伤深部软组织缺损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抽签法选取2只雄性巴马小型猪(11~12个月龄,下同)制备PRP.取27只雄性巴马小型猪,于每只猪双侧后肢股部各制造1处高爆弹破片伤深部软组织缺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材料组、PRP+材料组,每组9只.创面清创后,材料组、PRP+材料组猪用PLA/PCL填塞伤道,PRP+材料组同时向伤道内注入2 mL激活的PRP,3组猪均缝合皮肤全层封闭创口.记录各组猪手术时间,术后即刻测量伤道长度和体积.术后1、2、4周,每组各处死3只猪,取两侧股部伤道组织及材料组、PRP+材料组猪PLA/PCL,行伤道大体观察和材料降解情况观察.术后2、4周,取各组猪伤道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伤道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和血管生成.取术后1、2、4周伤道组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伤道组织TGF-β、VEGF mRNA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 结果 (1)3组猪伤道长度及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6、0.282,P>0.05).对照组猪手术时间[(30.9±2.1)min]明显短于材料组[(39.7±2.2)min]和PRP+材料组[(40.0±2.6)min,t=-11.45、-11.88,P<0.01].(2)对照组、材料组及PRP+材料组猪伤道感染数分别为10、7、5个.对照组猪术后1、2、4周伤道组织均发生感染材料组及PRP+材料组猪伤道组织均未发生感染,术后1周材料与组织易分离;术后2周部分材料与组织融合,部分材料有降解趋势;术后4周材料与组织完全融合.(3)对照组猪伤道组织术后2周有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术后4周仍可见坏死组织及炎性细胞浸润.材料组及PRP+材料组猪伤道组织术后2周有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术后4周,与材料组比较,PRP+材料组猪伤道组织无炎性细胞浸润.(4)术后2、4周,PRP+材料组猪伤道组织成纤维细胞(Fb)、多核巨噬细胞TGF-β蛋白表达和Fb、血管内皮细胞VEGF蛋白表达及血管形成明显多于对照组和材料组.(5)术后4周,材料组猪伤道组织TGF-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93,P<0.01).与对照组及材料组比较,PRP+材料组猪术后1、2、4周伤道组织TGF-β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9.23、13.81、11.73,-7.51、-12.04、-7.80,P<0.01).术后4周,材料组猪伤道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94,P<0.01).与对照组及材料组比较,PRP+材料组猪术后1、2、4周伤道组织的VEGF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12.33、3.95、7.97,-11.36、-2.97、-4.04,P<0.01). 结论 PRP联合PLA/PCL可为新生组织长入提供物理支架,同时能促进创面局部TGF-β、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促进小型猪破片伤深部软组织缺损愈合.
推荐文章
聚己内酯/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及其流变行为
聚己内酯
聚乳酸
相形态
流变行为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手、足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软组织缺损
富血小板血浆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小型猪富血小板血浆对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诱导
牙周膜干细胞
小型猪
富血小板血浆
成骨诱导
碱性磷酸酶
DL-乳酸-ε-己内酯无规共聚物改性聚DL-乳酸
聚乳酸
共聚物
共混
改性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聚乳酸/聚己内酯对小型猪破片伤深部软组织缺损愈合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生物相容性材料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创面处理新技术与敷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9.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光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整形三科暨创面修复中心 23 134 7.0 11.0
2 褚万立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整形三科暨创面修复中心 21 91 6.0 9.0
3 赵帆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整形三科暨创面修复中心 5 9 2.0 3.0
4 陈泽群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整形三科暨创面修复中心 4 10 2.0 3.0
5 郝秀峰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9 55 4.0 7.0
6 姚丹 1 2 1.0 1.0
7 郝岱峰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组织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生物相容性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