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教会学校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难.作为教会学校之一的"华中大学"迫于生存的压力两次西迁,最后落脚于云南的喜洲.迁到喜洲后,华大竭尽所能维持原有的办学机制,为当时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种成就与其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探索抗战时期华中大学校园文化形成的背景以及特征,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抗战时期桂林学生抗战音乐活动
抗战时期
桂林学生
音乐运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战时期华中大学的校园文化及当代启示
来源期刊 高校后勤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校园文化 华中大学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校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882.2019.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9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战时期
校园文化
华中大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后勤研究
月刊
1672-8882
11-5245/G4
16开
北京理工大学后勤10号楼336室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