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高效利多卡因分层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工艺和皮肤穿刺效果,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模具,选用聚乙烯醇(PVA)、透明质酸钠(H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复合材料,探究分步浇铸法和浇注黏合法制备微针阵列.同时,利用显微镜观察微针形态并且测量微针的形态,选用小鼠腹部皮肤进行穿刺试验并进行冷冻切片表征微针穿刺效果.结果 表明,利多卡因分层可溶性微针成型率达100%且成型周期缩短至4h以内,药物主要集中在450μm高的微针针体上,微针穿刺皮肤后恰好到达真皮层并且在皮肤上形成约250 μm深的微通道,微针针体能在5 min中内迅速溶解,为麻醉微针透皮给药实际应用提供一定技术依据.
推荐文章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术前套管针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观察
静脉穿刺
镇痛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给药时间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盐酸利多卡因
凝胶剂
处方优化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PICC穿刺中镇痛效果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局部麻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利多卡因凝胶在术前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盐酸利多卡因
头皮留置针
静脉穿刺置管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层可溶性利多卡因聚合物微针的制备与穿刺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合物微针 局部麻醉 分层可溶 成型率 穿刺效果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0.66
字数 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491/j.issn.1001-9278.2019.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大鸣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11 1233 17.0 23.0
2 许红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3 190 7.0 12.0
3 庄俭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4 246 9.0 14.0
4 孙靖尧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9 22 4.0 4.0
5 张嘉荣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0 0.0 0.0
6 郜王鑫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物微针
局部麻醉
分层可溶
成型率
穿刺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塑料
月刊
1001-9278
11-1846/TQ
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82-37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