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凝血酶原时间(PT)在监测利伐沙班安全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栓疾病患者105例并随访,23例发生出血患者为出血组,其他82例为无出血组.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PT,数据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数据比对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数据比对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用ROC曲线评价PT的诊断性能.结果 出血组患者用药后第1、3天,峰值PT均高于当天谷值水平;第3天无论峰值PT还是谷值均高于第1天.无出血组患者与出血组患者第1天峰值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组谷值PT高于无出血组(P<0.001);第3天出血组峰值和谷值PT水平均高于无出血组(P<0.001).用药后第1、3天谷值PT预测出血风险的诊断性能均优于峰值PT,而第1天和第3天谷值PT预测出血事件的效果相近.就评估出血风险而言,谷值PT优于峰值PT,第3天优于第1天.结论 PT在进行充分性能验证后,可有效评估利伐沙班的出血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推荐文章
Ca2+激活猪凝血酶原作用的初步研究
凝血酶
凝血酶原
激活
盐析
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一致性的因素
国际标准化比值影响因素口服抗凝剂
不同型号仪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可比性研究
血凝分析检测系统
凝血酶原时间
比对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凝血酶原时间监测利伐沙班安全性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利伐沙班 出血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6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3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2/j.cnki.jcls.2019.09.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门剑龙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99 671 14.0 21.0
2 任静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48 267 7.0 14.0
3 马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12 89 6.0 9.0
4 王者香 天津医科大学检验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酶原时间
利伐沙班
出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