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和赤松梢斑螟(D.sylvestrella)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实地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7个聚集指标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对2种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结实量较高的样地,球果被害率和每株虫口密度,冷杉梢斑螟显著高于结实量较低的样地,赤松梢斑螟则差异不显著.2种梢斑螟的7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且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冷杉梢斑螟个体间相互排斥,赤松梢斑螟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均数 λ>2,表明聚集分布是由2种梢斑螟各自的聚集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过Iwao的m?-m回归法的2个分布参数 α 和 β 值计算出了在不同结实量下2种梢斑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可在生产调查防治中查阅使用.综上所述,2种梢斑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但二者的个体间关系不同;不同的害虫种类有不同的防治指标,在野外调查害虫发生情况时,依据抽样数据表判断害虫发生趋势,确定并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
推荐文章
柠条种子害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柠条
种子害虫
幼虫空间分布格局
柳蝙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柳蝙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泽兰实蝇幼虫和虫瘿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泽兰实蝇
紫茎泽兰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腰果云翅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的研究
腰果云翅斑螟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红松 梢斑螟 空间分布 聚集因素 抽样技术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63.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善春 150 1830 24.0 35.0
2 王琪 85 244 9.0 13.0
3 牛豪杰 3 2 1.0 1.0
4 陈刘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7)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松
梢斑螟
空间分布
聚集因素
抽样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