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草田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三种玉米、紫花苜蓿的间作模式,即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行距均为30 cm,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玉米行距为50 cm其他为30 cm,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玉米行距为70 cm其他为30 cm三种模式,同时以紫花苜蓿行距为30 cm单作及玉米行距分别为30 cm、50 cm、70 cm单作为对照,测定了两种作物根围及休闲地土壤的酶活性,并采用改进层次法(AHP)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紫花苜蓿根围脲酶活性低于单作,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高于单作,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明显;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玉米根围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低于单作,但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明显,随着玉米行距的增加,各种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紫花苜蓿根围土壤酶活性综合评价指数以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且玉米行距为30 cm时最大,为0.516 4;玉米根围土壤酶活性综合评价指数以玉米单作且玉米行距为70 cm时最大,为0.642 9.说明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时,玉米间距为30 cm时,紫花苜蓿根围土壤肥力最好,玉米行距为70 cm单作时,玉米根围土壤肥力最好.
推荐文章
改变玉米行距种植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改变玉米行距
豌豆/玉米间作体系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竞争力
种间互作
土地当量比
玉米行距变化对间作系统生产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小麦/玉米间作
蚕豆/玉米间作
行距
系统生产力
生长速率
玉米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作物生长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玉米行距
大豆/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种间相对竞争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行距对草田间作作物根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紫花苜蓿 草田间作 土壤酶活性 改进层次法 综合评价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饲草、饲料与添加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0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4|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81/j.cnki.hljxmsy.2018.11.005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紫花苜蓿
草田间作
土壤酶活性
改进层次法
综合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月刊
1004-7034
23-1205/S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4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436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