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1952年七月革命成功爆发到2011年穆巴拉克黯然隐退,进城打工和出国务工构成埃及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流出地的推动、劳力流入地的吸引、交通条件的优劣,是影响埃及村民流动的主要因素.对乡村而言,村民流动有利于村民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可能造成乡村劳力匮乏甚至农业劳力匮乏,可能影响农地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业工资、提高村民收入水平进而为农业投资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乡村政治稳定,有利于打破乡村的闭塞状态.村民流动为流入地提供大量劳力.然而,进城村民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进而造成城市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困的下层民众因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而普遍处于无助状态.出国务工者则难以享受同等待遇,并且其就业条件受到所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推荐文章
2006-2015年中国乡村人口与住房面积的时空协同研究
乡村户籍人口
乡村常住人口
住宅建筑面积
中国
协同
人口流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中国
城市化
人口流动
影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
农村人口空心化
治理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才回流动因分析
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
人才回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52-2011年埃及乡村人口流动的概况、成因、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埃及 村民流动 进城打工 出国务工 穆巴拉克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三农问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F590.7
字数 134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540.2019.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华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8 85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埃及
村民流动
进城打工
出国务工
穆巴拉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月刊
1008-7540
37-1500/S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8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88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