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羽化后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起始和结束日期、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及百分比、传播松材线虫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取食数量、寿命、传播松材线虫时长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等,为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松墨天牛羽化前在松材线虫病疫区收集松材线虫病病死马尾松疫木,将疫木截为1.0~1.5 m长木段并置于室外大养虫笼(2.0 m×2.0 m×2.0 m)中,在天牛羽化期间逐日收集新羽化的松墨天牛,并用1年生新鲜马尾松枝条(直径1~2 cm,长度25~30 cm)于室外养虫笼(0.5 m×0.5 m×0.5 m)中单只喂养.每3天更换1次枝条,并用测量纸测量天牛在枝条上的取食刻痕面积记为取食天牛数量,然后将枝条剪碎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天牛取食枝条中的松材线虫;统计每头松墨天牛每3天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及传播松材线虫的起止日期.天牛死亡后将天牛剪碎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天牛体内残余松材线虫,统计松墨天牛成虫寿命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结果]羽化初期传播松材线虫的天牛比例较低仅为16.7%,大多数(77.8%)松墨天牛集中在羽化后的7~12 d开始传播松材线虫.大多数(88.8%)松墨天牛在羽化后的16~30 d结束松材线虫传播.松墨天牛羽化初期传播线虫的数量较少,但1周后传播线虫数量迅速上升,并在天牛羽化后的12和24 d出现传播松材线虫的两次高峰;松墨天牛羽化1个月后维持在较低传播水平继续传播松材线虫至结束.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平均数量为(4303.3±7399)条.大多数(94.4%)松墨天牛未能将携带的松材线虫全部传播到松枝上,平均传播松材线虫数量为(490.7±611.6)条,传播比例为29.8%.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平均时长为(15.4±7.8)d.松墨天牛平均寿命为(37.8±5.6)d.[结论]雌雄松墨天牛羽化后起始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无显著差异,但结束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存在显著差异;松墨天牛起始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较为集中,但结束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较为分散,天牛传播松材线虫起止时间的特性可能与线虫在天牛体内的生理变化有关.雌雄天牛携带和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无显著差异.雌雄天牛传播松材线虫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规律无显著差异.松墨天牛携带的线虫数量越多、传播松材线虫持续时间越长,则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越多.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时长不受天牛寿命以及天牛携带线虫数量的影响.松墨天牛传播线虫的数量与天牛寿命无关,但是松材线虫对天牛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松墨天牛羽化后的取食量在整个成虫阶段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无明显规律性,天牛取食数量与线虫传播量无相关性.
推荐文章
松材线虫疫区松墨天牛的刻槽迁飞研究
松墨天牛
马尾松
枯死木
迁飞率
用双环法诱杀松墨天牛成虫控制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
成虫
松材线虫
诱杀
病虫害防治
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
松褐天牛
松材线虫
成虫携带
松墨天牛取食行为及其与寄主挥发物的关系
森林保护学
松墨天牛
取食
挥发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马尾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墨天牛取食期间传播松材线虫的特性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取食 线虫传播量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763
字数 16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9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守慧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45 216 7.0 12.0
2 王洋 1 0 0.0 0.0
3 陈凤毛 2 0 0.0 0.0
4 周权 1 0 0.0 0.0
5 周立峰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取食
线虫传播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