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祁连、东昆仑3个造山带的交汇部位,大地构造位置属印支造山带,同德-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岩浆活动以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最为发育.对该区晚三叠世尼玛隆-甘千花岗岩体利用LA-ICP-MS方法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225.9±1) Ma年龄值,表明岩体侵位于晚三叠世.岩石主量元素特征反应出明显的富碱、富钾特征,属中酸性岩体.岩体富集轻稀土,L/HREE=7.56~13.02,平均10.17;δEu=0.47~0.84,平均0.69,表明岩浆过程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花岗岩形成与同碰撞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初始岩浆的原岩来自早期岛弧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并且继承了早期岛弧火山岩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
推荐文章
延边-东宁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延边-东宁地区
晚三叠世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古太平洋板块
西藏冈底斯带中段晚三叠世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冈底斯带
晚三叠世
侵入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昌都-思茅构造带晚三叠世构造环境的火山岩地球化学判别
昌都-思茅构造带
晚三叠世火山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陆内裂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泽库县晚三叠世尼玛隆-甘千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来源期刊 矿产勘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尼玛隆-甘千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青海泽库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9-466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81
字数 41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01.2019.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崔勇 8 7 2.0 2.0
2 赵亮亮 7 7 2.0 2.0
3 程晓艳 1 0 0.0 0.0
4 石建国 5 5 2.0 2.0
5 王钊飞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20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尼玛隆-甘千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青海泽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勘查
月刊
1674-7801
11-5875/TD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2-656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