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厥阴类便秘的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钻研中医经典,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厥阴病之病机、乌梅丸之精髓、便秘的临床辨证及验案举例等方面来全面阐述乌梅丸治疗厥阴类便秘的理论和经验.[结果]厥阴病之便秘,乃因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气机不利所致,症见大便不解,伴有寒热夹杂之候,不可盲补或妄下.乌梅丸应为厥阴之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对厥阴类便秘施以乌梅丸辛开苦降,温补中下二焦,使气机畅达,则可便自通,终获良效.[结论]乌梅丸虽为蛔厥、久利而设,然其清热而不助寒,温阳而不化火,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为调整阴阳气机的和解方,在临床施治中巧用乌梅丸辨治厥阴类便秘,随证加减,收效甚好.
推荐文章
乌梅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厥阴证不寐36例
不寐
厥阴证
乌梅丸
耳穴压豆
论厥阴病与乌梅丸证
厥阴病
肝家郁
乌梅丸
金匮玉函经宋本
宋本伤寒论厥利呕哕附
庞敏教授从"厥阴病欲解时"运用乌梅丸临床经验总结
厥阴病欲解时
乌梅丸
治疗效果
满意率
乌梅丸加减治疗热淋验案
热淋
乌梅丸
六经辨证
厥阴病
寒热错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梅丸治疗厥阴病类便秘浅析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乌梅丸 厥阴病 便秘 病机 医案 伤寒论 临床辨证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7-9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1
字数 34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66/j.issn1005-5509.2019.0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民联 1 0 0.0 0.0
2 刘丽 19 7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梅丸
厥阴病
便秘
病机
医案
伤寒论
临床辨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