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材料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生物成像、纳米药物、疾病治疗等临床医学应用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但是,纳米产业存在的潜在职业接触风险与健康危害问题对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近年来,纳米材料与细胞自噬的关系逐渐被揭示.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是细胞选择性清除多余或受损线粒体的一种途径,在调节细胞内线粒体数量、维持线粒体功能和细胞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决定着细胞结局.线粒体自噬的异常激活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线粒体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归纳了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中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目前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的通路主要有3条,纳米材料诱导的线粒体自噬主要涉及PINK1/Parkin通路.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可能是参与纳米材料诱导细胞应激调控的一种主要机制,是细胞抵御纳米材料损伤的重要保护性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PKCε-Nampt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
蛋白激酶Cε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线粒体自噬
研究进展
综述
线粒体自噬在高原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脑损伤
线粒体自噬
高原缺氧
作用机制
miR-137对 Parkin 诱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miRNA
线粒体自噬
Parkin
帕金森病
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本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材料诱导线粒体自噬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线粒体自噬 细胞自噬 毒性 机制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1-7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3/j.cnki.jeom.2019.19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彩霞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59 258 9.0 12.0
2 李艳博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9 120 7.0 9.0
3 齐艺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材料
线粒体自噬
细胞自噬
毒性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职业医学
月刊
1006-3617
31-1879/R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4-56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64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