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水溶液还原法在80℃ 合成Cu纳米线,再利用液相还原法在低温水溶液中将Au负载于其表面,最后通过暴露的Cu纳米线与Pt前驱体盐发生Galvanic置换反应,将Pt负载在Au-Cu纳米线表面,构成Pt-Au-Cu三元核壳结构纳米线.根据对样品形貌、结构的表征和分析,探讨了Pt-Au-Cu纳米线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合成纳米线物相组成为单质Cu,平均直径约为83 nm;负载Au后的Au-Cu纳米线平均直径约为90 nm,表面附着的小颗粒为单质Au颗粒,构成了核壳结构;负载Pt后得到Pt-Au-Cu三元核壳结构纳米线,平均直径约为120 nm.Cu纳米线表面Au颗粒的形成依赖于异相形核与长大机制,并遵循先层状后岛状生长的混合生长模式.负载Pt过程中存在Pt、Cu互扩散,使得最终纳米线表面多为Pt颗粒而整体则形成CuPt合金相.
推荐文章
PS@Au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纳米催化剂
核壳结构
聚苯乙烯微球
催化性能
利用重离子径迹云母模板制备Au纳米线
Au纳米线
云母模板
电化学沉积
PDA@Cu(N3)2核壳结构起爆药的制备及表征
叠氮化铜
多巴胺
起爆药
核壳结构
三元合金Au-Cu-Ni/C纳米粒子对BHˉ4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三元合金
纳米粒子
BH-4电氧化
交流阻抗
催化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t-Au-Cu三元核壳结构纳米线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来源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Pt基催化剂 纳米线 核壳结构 异相形核 互扩散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0-155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3.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4/j.issn2095-9389.2019.07.04.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钒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30 102 4.0 9.0
2 杨占兵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9 95 4.0 9.0
3 杨涛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9 6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t基催化剂
纳米线
核壳结构
异相形核
互扩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