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求沼液穴灌条件下土壤入渗特征及适宜入渗模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沼液配比(沼液:水,体积比,1:4、1:6、1:8及纯水)、穴孔直径(3、5、7 cm)和土壤容重(1.35、1.45 g·cm-3)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沼液穴灌入渗的因素和湿润体变化规律,同时应用Philip入渗模型对沼液穴灌累积入渗量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沼液穴灌累积入渗量均随沼液配比和土壤容重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穴孔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当入渗历时180 min时,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5 g·cm-3的CK处理累积入渗量分别是沼液配比为1:4、1:6、1:8处理的3.62、3.12、2.77倍和3.47、2.64、2.16倍;湿润体形状随穴孔直径的增加逐渐由水平轴大于垂直轴的椭球体趋向于水平轴小于垂直轴的椭球体,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5 g·cm-3对应各穴孔直径(3、5、7 cm)的垂向最大湿润距离(V)与水平最大湿润距离(H)的比值(V/H)分别为0.929、1.081、1.111和0.957、1.048、1.064;幂函数能够准确描述湿润锋最大湿润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的多元线性方程能够较好描述累积入渗量与土壤容重、穴孔直径和沼液配比的关系,偏回归系数检验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hilip入渗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沼液穴灌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决定系数(R2)在0.98以上;Philip入渗模型中的土壤吸渗率(S)随穴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随沼液配比和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土壤稳定入渗率(A)为负值与沼液的粘性及所含有的有机悬浮颗粒有关.基于以上分析,在农业生产中建议实施方案为:土壤容重1.35 g·cm-3、穴孔直径5 cm、沼液配比1:6和土壤容重1.45 g·cm-3、穴孔直径7 cm、沼液配比1:8.
推荐文章
同位素信息确定Philip入渗模型稳定入渗率
同位素信息
Philip入渗模型
参数确定
滴灌入渗土壤水分分布的数值研究
滴灌
水分运动
数值解
有限差分
质量平衡
生物炭对黏质砂红壤沼液入渗减渗效果的影响
水分入渗
生物炭
沼液
减渗
入渗模型
沼液穴灌土壤水分运移的交汇入渗特征
沼液穴灌
交汇入渗
入渗速率
累积入渗量
土壤水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沼液穴灌入渗特征及Philip入渗模型拟合
来源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沼液穴灌 累积入渗量 湿润体 Philip入渗模型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水分与节水灌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52.7+2|S141
字数 54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7601.2019.01.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0)
共引文献  (459)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沼液穴灌
累积入渗量
湿润体
Philip入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双月刊
1000-7601
61-1088/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52-9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4833
相关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an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nwnu.edu.cn/kjc/glbf/gsshzrkxjjzxglbf.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