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梗死患者7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n=37)、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组(n=3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率、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脑出血和30 d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P<0.01),24 h、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单纯溶栓组(P<0.05),90 d mRS评分低于单纯溶栓组(P<0.05).两组治疗后30 d内颅内出血率、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伴大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血管再通率、90 d mRS评分和预后优于单纯静脉溶栓.
推荐文章
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
支架
机械溶栓
治疗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来源期刊 介入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狭窄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6-7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34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94X.2019.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永明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5 1.0 2.0
2 孟令磊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5 1.0 2.0
3 杨建道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5 1.0 1.0
4 齐大永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4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狭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介入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8-794X
31-1796/R
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65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