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例MD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 ~ 55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水样或黄绿色浓稠样排液及不规则出血.征象为子宫颈肥大.1例B超示:子宫颈囊肿.阴道镜检查均示:子宫颈性状改变,见异型血管.HPV均阴性,TCT无异常.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腺体,生长方式杂乱无序,并向深层浸润,腺体周围可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核异型性不明显,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部,核分裂象可见.子宫颈深部腺体邻近厚壁血管或淋巴管.免疫表型:4例MUC6均(+),3例CEA(+),ER、PR、p16均(-),2例p53(+),1例CA125(+),Ki-67增殖指数10%~30%.结论 MDA是子宫颈腺癌的一种罕见的高度分化型,病理医师在诊断时应与临床进行多学科讨论,充分考虑患者病史,对于存在阴道大量排液,子宫颈肥大,组织学表现为胃型黏液性癌的患者,要警惕MDA的可能.
推荐文章
子宫颈微偏腺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肿瘤/病理学
腺癌,黏液/病理学
肿瘤分期
宫颈肿瘤/诊断
腺癌,黏液/诊断
子宫颈微偏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
恶性腺瘤
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颈微偏腺癌6例临床诊疗分析
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病理特征
269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的meta分析
子宫颈微偏腺癌
恶性腺瘤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颈微偏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 病理学特征 多学科讨论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5-7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43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5/j.cnki.cjcep.2019.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修学 武汉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 69 322 9.0 15.0
2 阎红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59 126 6.0 9.0
3 余鑫鑫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22 20 3.0 3.0
4 袁静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118 207 8.0 10.0
5 赵丽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20 74 4.0 8.0
6 徐励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
病理学特征
多学科讨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