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养分利用优势,但是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调控作用不同.本试验采用田间裂区设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模拟了4个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作物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在N0(不施氮肥)、N1(180 kg·hm-2)、N2(240 kg·hm-2)和N3(300 kg·hm-2)供氮水平时,间作玉米最大生长速率(Imax-B)分别比单作提高34.2%、46.7%、25.9%和25.1%,而相应的供氮水平下,大豆的Imax-B分别降低27.7%、30.3%、16.5%和23.7%,但整个间作系统的Imax-B平均增加32.1%;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的其他模拟参数与Imax-B规律一致.氮素吸收动态与干物质积累表现出同步的变化特点,在N1水平下,单位面积间作玉米的氮素最大吸收量(K-N)、最大吸收速率(Imax-N)和瞬时吸收速率(r-N)比相应单作分别提高18.4%、48.9%和25.8%,而间作大豆的K-N、Imax-N和r-N值比单作处理分别降低15.9%、29.9%和16.69%,整个间作系统氮素分别提高0.4%、13.7%和7.8%;施氮水平对大豆r-N无显著性影响.间作显著地提高了氮素当量比(LERN>1),其中N0水平下LERN值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ERN有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N2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最高,间作优势最明显.
推荐文章
大豆/玉米间作下干物质累积动态变化与产量分析
大豆/玉米间作
干物质
根瘤干质量
产量
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玉米
大豆
间作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产量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施氮量
玉米花生间作下茬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氮肥利用
施氮对灌漠土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氦素吸收利用动态的影响
春玉米
干物质积累
氮素吸收利用
logistic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 积累和氮素吸收动态模拟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干物质累积 氮素吸收量 间作优势 Logistic模型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4-136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34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9007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淑敏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7 586 13.0 23.0
2 张润芝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2 1.0 1.0
3 许宁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12 2.0 3.0
4 张春怡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5 2.0 2.0
5 王雪蓉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4 2.0 2.0
6 牟尧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5)
共引文献  (50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大豆间作
干物质累积
氮素吸收量
间作优势
Logistic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