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凤山藻属(Longfengshania)由叶状体、柄和固着器三部分组成,类似高等植物根、茎、叶的器官分化,分别营光合作用、支撑藻体和固着功能,营海底固着生活.关于其形态学特征,特别是关于它的系统分类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根据形态学特征、个体发育中的生物重演律,以及古生态、古气候特征等认为,该属更接近于褐藻门海带目海带科的一些分子,似为海带目的早期原始类型.由于该属藻体较小,叶状体(叶片)全缘无褶皱或刻裂,固着器不分枝足状,与海带科也有较大区别,加之时代久远,在海带目中另立一科也是适宜的,经过适当修订后,进一步确认了龙凤山藻科的存在.对龙凤山藻属与龙凤山藻科的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初步解决了它们的系统分类问题,为古藻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具有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概述了海藻类各门、纲、目及科级藻类的一般形态学特征,以供对比研究时参考,从而为确定龙凤山藻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拟衣藻系统分类新证据
拟衣藻
蛋白核
超微结构
系统分类
江西水生卵菌研究(I):形态特征与系统分类
水生菌物
系统分类
绵霉
腐霉
水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论龙凤山藻属(Longfengshania Du)的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分类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龙凤山藻属 形态学 系统分类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9-12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14.82
字数 42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绍武 25 254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凤山藻属
形态学
系统分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