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元江及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栽培酸角的土壤氮磷含量对酸角叶片氮磷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两个干热河谷区酸角人工林土壤、叶片氮磷含量及光合参数,并使用4种常用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二项式拟合模型)对其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元江、元谋干热河谷酸角人工林土壤氮磷含量及氮磷比存在显著差异,两地土壤氮含量分别为1.205和0.881 g·kg-1,磷含量分别为0.481和0.177 g·kg-1,氮磷比分别为2.61和5.49;两地酸角叶片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元江、元谋干热河谷酸角叶片的氮含量分别为17.28和13.51 g·kg-1,而叶片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51和1.18 g·kg-1,叶片氮磷比也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1.80和11.66;4个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对两个干热河谷酸角的光响应曲线都有较高的拟合度,但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在低光合有效辐射情况下拟合度最高,而二项式拟合模型在高光合有效辐射情况下拟合度最高,因此表观量子效率(α)、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取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数值,元江、元谋两地酸角的数值分别为0.055和0.060、38.921和8.019 μmol·m-2·s-1、1.377和0.404 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取二项式拟合模型的拟合数值,两地分别为11.073和6.331 μmol CO2·m-2·s-1、3223.2和2532.4 μmol·m-2·s-1;元江干热河谷的酸角光合作用显著高于元谋干热河谷,两地土壤磷含量和叶片磷含量是影响酸角光合作用的关键因子.
推荐文章
干热河谷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干热河谷
车桑子
氮磷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氮磷配施对玉米叶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氮磷配施
叶面积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率
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中水平阶整地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水平阶整地
土壤蒸发
干热河谷
元谋
氮、磷对107杨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元江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氮磷水平对酸角叶片氮磷含量及光合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酸角 光合参数 光响应曲线拟合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718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903.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4)
共引文献  (614)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8(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2(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3(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热河谷
酸角
光合参数
光响应曲线拟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