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柿霜的形成是以柿表面的糖分为营养基质, 再加上空气中大量真菌自由落入, 在室处开放式的条件下完成的, 其中必然蕴含着丰富的真菌类群.本研究采集陕西富平、桂林恭城、山东临朐、山西运城4个柿饼产地的柿饼样品12份, 选用直接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对柿霜中的真菌进行分离培养, 共获得真菌20属30种.其中, Penicillium、Cladosporium、Alternaria是柿霜上普遍存在的优势类群, 同时也获得了相当数量的酵母菌, 其中Metschnikowia、Debaryomyces、Cryptococcus是酵母菌中的优势类群, 存在于多地的样品中.研究发现柿霜中的真菌丰富多样, 不同地区的样品都由自己独特的真菌类群组成.
推荐文章
胡杨根际真菌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胡杨
真菌
根际土壤
内生真菌
梅花内生真菌及其多样性
梅花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杨树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1)
杨树
内生真菌
群落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柿霜上的真菌多样性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柿霜 真菌 多样性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贮藏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65.2
字数 23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00.2019.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晓东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56 396 12.0 18.0
2 关海雯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1 1.0 1.0
3 王辉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4 1.0 2.0
4 王天琪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柿霜
真菌
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农业科学
月刊
1006-6500
12-1256/S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68号农科大厦1905室
6-16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