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液滴撞击壁面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减少撞击过程中液滴在壁面的驻留时间在很多应用中非常重要.本文在对液滴撞击加热壁面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能够大幅减少液滴驻留时间的弹起模式,即雾化弹起模式.与液滴撞击壁面过程中的回缩弹起模式相比,雾化弹起模式的液滴驻留时间能减少约40%.与其他试图减少液滴驻留时间的手段相比,本文中驻留时间的减少仅需加热壁面,因此该方法容易实施而且非常可靠.最后,本文对雾化弹起模式下液滴驻留时间减少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针对膜态沸腾区域雾化弹起模式发生条件的简化理论模型,并得出了膜态沸腾区域液滴从雾化弹起模式到回缩弹起模式过渡边界的幂次关系,该幂次关系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此外,该理论模型也能解释过渡沸腾区域两种弹起模式的过渡边界的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液滴撞击湿壁面实验研究
液滴撞击
湿壁面
铺展
冠状不飞溅
飞溅判据
液滴冲击加热壁面沸腾现象特征分析
液滴撞击
加热壁面
沸腾
铺展因子
气泡
成像
测量
速度对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行为特性的影响
超疏水壁面
液滴撞击
动力行为
可视化实验
液滴撞击不同浸润性壁面动态过程的数值模拟
液滴撞击
壁面浸润性
铺展系数
动态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滴撞击加热壁面雾化弹起模式及驻留时间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液滴撞击 Leidenfrost效应 驻留时间 反弹
年,卷(期) 2019,(15)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49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8.201900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天友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7 467 11.0 19.0
2 车志钊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3 荣松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沈世全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滴撞击
Leidenfrost效应
驻留时间
反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