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生物结皮)是退化高寒草原常见的地表覆盖物,具有调控土壤养分循环和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特征的作用.以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样方内生物结皮的发育程度将所有样方分为4个类型,并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原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对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0-10 cm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物结皮由藻结皮向苔藓结皮发育的过程中,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禾本科植物占比上升,莎草科植物和杂类草占比下降,而豆科植物占比无显著变化.(2)在草本植物群落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重要值最高,溚草(Koeleria Pers.)、异针茅(Stipa aliena Keng)、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矮火绒(Leontopodium nanum)是主要的优势物种.(3)生物结皮盖度与植被盖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4)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增加了禾本科植物比例,减少了杂类草比例,增加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高度和生物量.(5)无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覆盖下0-10 cm土壤的全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土壤全磷、有机碳含量、碳氮比和氮磷比无显著变化.由此可见,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下,生物结皮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进一步探明其生态作用,以发挥其在退化草原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生物土壤结皮演替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生态恢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生物土壤结皮
土壤线虫
结皮类型
土壤深度
季节变化
影响生物土壤结皮分布的环境因子
生物土壤结皮
分布适应
环境因子
干旱荒漠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土壤结皮演替对高寒草原植被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物结皮 高寒草原 植物群落结构和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0-1107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8|X17
字数 52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新庆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8 626 14.0 23.0
2 秦福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3 1.0 1.0
3 徐恒康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6 6 1.0 2.0
4 刘晓丽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6 16 2.0 3.0
5 康濒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5 4 1.0 1.0
6 位晓婷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9 43 4.0 6.0
7 姜凤岩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6)
共引文献  (294)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结皮
高寒草原
植物群落结构和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