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广东省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漂浮法对广东省部分地区10个奶牛场共1 440份乳牛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测,之后对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进行PCR鉴定.镜检结果显示:10个奶牛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7.64%(686/1 440),共检测出9类肠道寄生虫即球虫、十二指肠贾第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原虫、圆线虫、鞭虫、贝氏莫尼茨绦虫、吸虫和纤毛虫,其中优势感染种类为球虫与阿米巴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4.86%和24.65%;另外,不同年龄段乳牛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种类均有差异,断奶后犊牛感染率最高(62.29%),犊牛感染的寄生虫优势种类为球虫而育成牛和成年牛为阿米巴原虫.PCR检测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38%、2.20%和8.19%.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部分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同时也存在人兽共患病原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微孢子虫的感染,因此应加强该地区奶牛的饲养管理和肠道寄生虫的防控.
推荐文章
新疆部分地区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新疆
寄生虫
肠道
感染
北疆部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ELISA调查
流产奶牛
新孢子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东北部分地区红背(鼠平)肠道寄生虫形态学鉴定
红背(鼠平)
寄生虫
管状属线虫
缠体属线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部分地区乳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乳牛 肠道寄生虫 广东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预防兽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6-1103
页数 8页 分类号 S85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656/j.issn.1673-4696.2019.014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牛
肠道寄生虫
广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