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50例)和前列腺增生组(50例),并选择同期诊断前列腺正常者为前列腺正常组(50例),比较弥散加权成像诊断3组研究者中的信号强度值、动态扫描参数(转运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和表观弥散参数.结果 前列腺正常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表观弥散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表观弥散参数与前列腺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动态扫描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正常组动态扫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动态扫描参数与前列腺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之间表观弥散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正常组表观弥散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技术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扩散加权成像
超高b值
前列腺癌
临床应用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老年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 前列腺癌 诊断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5,1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2|R737.25
字数 2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64/j.cnki.lcsy.2019.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阳永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3 4 1.0 2.0
2 王忠启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2 3 1.0 1.0
3 陈焕群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
前列腺癌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6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