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胃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体质类型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变大小、病理级别、萎缩情况、肠化情况、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并根据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了方便统计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将患者年龄分为≤30岁、31~55岁、>55岁三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病变部位、病变大小以术前或手术内镜报告为准,病变部位分为胃体、胃窦、胃底、贲门、多发五组,病变大小分为<0.5 cm、0.5~1 cm、>1 cm三组.病理级别、萎缩情况、肠化情况、HP情况以术前或手术内镜报告为准,病理级别包括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两组,萎缩、肠化及HP情况根实际情况分为"阴性""阳性"两组.分别比较以上指标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分布情况,判断其统计学差异性.同时对以上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患者在辨证类型分布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以肝胃不和证、胃络瘀阻证为主,女性患者以脾胃气虚、胃热阴虚证为主.不同年龄段患者其中医辨证分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0岁患者辨证类型以脾胃气虚证为主,30~55岁患者辨证类型以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及脾胃气虚证为主,>55岁患者则以胃络瘀阻证为主.不同病变部位的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方面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病变以脾胃气虚证为主,胃窦病变以肝胃不和证和胃络瘀阻证为主,胃底病变以脾胃气虚证和脾胃虚寒证为主,贲门病变以脾胃虚寒证和肝胃不和证为主,多发病变则以胃热阴虚证和胃络瘀阻证为主.萎缩和非萎缩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萎缩阳性的患者辨证以脾胃气虚证和脾胃虚寒证为主,萎缩阴性的患者辨证以肝胃不和证及胃络瘀阻证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胃上皮内瘤变患者其性别与发病部位呈显著相关性,年龄段与HP感染情况、辨证分型具有显著相关性,发病部位与性别、病变大小及HP感染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萎缩情况与辨证分型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胃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以脾胃气虚证、肝胃不和证和胃络瘀阻证为主.胃上皮内瘤变患者体质分型与年龄、病理类型相关,中医辨证分型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萎缩情况等因素相关.
推荐文章
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随访研究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食管
随访研究
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糖脂代谢紊乱
外阴和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初步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外阴肿瘤
阴道肿瘤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治疗进展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癣
皮肤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探
来源期刊 环球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上皮内瘤变 中医证型 体质分型 分布规律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数据挖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6-1662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59
字数 43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749.2019.1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树堂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诊疗暨内镜中心 41 202 7.0 12.0
2 张其德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诊疗暨内镜中心 12 3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1)
共引文献  (22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3(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上皮内瘤变
中医证型
体质分型
分布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球中医药
月刊
1674-1749
11-5652/R
大16开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
80-72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