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鲜切马铃薯为原料,研究了乙醇处理对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褐变指数(BI)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及酶促褐变底物L-酪氨酸和L-多巴的紫外和红外光谱图的变化来研究乙醇处理对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抑制机理.结果 表明,分别用4%、5%、6%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处理后的鲜切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PPO活性、POD活性、BI值和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处理对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最优;通过酶促褐变底物的紫外及红外光谱图可知,乙醇溶液处理对马铃薯酶促褐变的底物的结构没有产生影响,由此可知,乙醇溶液是通过抑制PPO、POD等相关酶的活性来抑制鲜切马铃薯的酶促褐变.
推荐文章
几种可食性膜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的比较
马铃薯
可食性膜
鲜切
多酚氧化酶
褐变
伤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技术及机理研究
伤处理
鲜切马铃薯
褐变
抗氧化
低温贮藏对鲜切富士苹果褐变的影响
富士苹果
鲜切
温度
褐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醇冷藏处理对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抑制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乙醇处理 酶促褐变抑制效果 酶促褐变机理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01.2
字数 3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513.2019.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雅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70 640 15.0 23.0
2 邹红梅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 1.0 1.0
3 刘聪美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4 贾丹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鲜切马铃薯
乙醇处理
酶促褐变抑制效果
酶促褐变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