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梅州市近60年的年雷暴日、2002—2013年地闪资料及历史天气图,对梅州市雷电活动规律及雷电发生的天气学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梅州市近60年雷电活动大致呈现周期性变化,近几年雷电活动频繁度略有减少,空间分布特征呈明显的"中部高,南至北递减的趋势",其中,梅江区最高,蕉岭最低.雷暴日季节性变化较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属于多雷区,各年的雷电活动的月分布曲线、时分布曲线呈明显的"单峰"特性,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尤其是8月.雷电活动日变化峰值区为14—19时(北京时),其中16时段雷电活动最为强烈.危险区划结果表明,梅州地区雷暴活动的高危险性区域位于梅州中部、五华中部以及丰顺中南部地区,低危险性区域位于北部地区,南部地区风险明显强于北部地区.雷电活动规律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因而,利用雷电活动规律及雷电发生的天气学成因,可以合理安排日常生产生活,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推荐文章
2006~2009年梅州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雷电灾害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成因分析
安全防护
江苏省雷电灾害危险性定量化评估及区划
雷电灾害
危险性
灰色关联度
定量
区划
江苏
沧州市雷电危险性特征分析
雷电
危险性
分布特征
趋势
河北沧州
辽宁水稻低温冷害分布特征及危险性评估
水稻
低温冷害
分布特征
危险性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梅州雷电危险性分布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科技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雷电 雷暴日 规律 天气学原理 梅州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 基层气象现代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6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973.2019.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青 5 6 2.0 2.0
2 曾东好 3 1 1.0 1.0
3 高国靖 3 1 1.0 1.0
4 曾惠娟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18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电
雷暴日
规律
天气学原理
梅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技进展
双月刊
2095-1973
10-1000/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