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河南科学       
摘要:
以X60管线钢双点腐蚀缺陷管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油气管道的本身特点以及腐蚀机理,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考察双点蚀缺陷管道应力云图分布规律,通过改变双点蚀缺陷半径、深度和腐蚀间距,考察其对剩余强度和等效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双点腐蚀缺陷周围区域;随着内压的增大,在未达到屈服极限时,等效应力与内压呈线性关系,当等效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随着内压的增加,等效应力维持不变,当等效应力超过屈服极限时,随着内压的增大,等效应力增加;随着双点蚀缺陷半径的增大,剩余强度呈增加的趋势,安全性提高;随着双点蚀缺陷深度的增加,剩余强度呈减小的趋势,安全性降低.所得结论对油气管道腐蚀与防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不同尺寸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研究
双腐蚀缺陷
轴向间距
交互影响
剩余强度
非线性有限元法
基于有限元法单点腐蚀缺陷分析
油气管道
腐蚀缺陷
有限元分析
剩余强度
含腐蚀缺陷燃气管道极限载荷的有限元分析
燃气管道
腐蚀缺陷
极限载荷
有限元分析
管道补焊强度有限元分析
油气管道
补焊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极限缺陷深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点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双点腐蚀 剩余强度 半径 深度 腐蚀间距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与工业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5-11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918.2019.07.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勇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73 105 5.0 6.0
2 王战辉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63 82 4.0 5.0
3 马向荣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87 100 5.0 6.0
4 李瑞瑞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24 2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3)
共引文献  (154)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点腐蚀
剩余强度
半径
深度
腐蚀间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科学
月刊
1004-3918
41-1084/N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63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