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设定钻孔壁温度均匀且不随时间改变的前提下,建立两种循环水流动方式下(外进内出:循环水由外管流进,内管流出;内进外出:循环水由内管流进,外管流出)的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稳态换热模型,采用解析法计算环形流道、内管循环水沿程温度.将换热器能效、换热流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因素.在供冷工况下,得到以下结论:虽然两种流动方式的循环水沿程温度分布不同,但换热器出口循环水温度相同.设定参数条件下,采用内进外出流动方式,内管内循环水在下降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环形流道内循环水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也逐渐降低.采用外进内出流动方式,环形流道内循环水在下降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而内管内循环水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虽然外进内出、内进外出流动方式的环形流道与内管间均存在热短路现象,但外进内出流动方式的热短路现象更加明显.增大内管壁热导率,使两种流动方式的热短路现象明显增强.增大外管壁热导率,有利于改善两种流动方式的热短路情况.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能效、换热流量均随钻孔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循环水质量流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能效随循环水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换热流量随循环水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速逐渐放缓.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外管壁热导率的增大先迅速增大,然后趋于稳定.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内管壁热导率的增大先迅速减小,然后趋于稳定.能效、换热流量的变化情况与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内外管壁热导率的变化情况一致.
推荐文章
地源热泵桩基埋管换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桩基埋管
换热性能
埋深
流速
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热短路及换热性能
地源热泵
套管式换热器
热短路
数值模拟
梭式窑高温空气燃烧系统高效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计算
梭式窑
高温空气燃烧
换热器
蜂窝陶瓷
换热系数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温度分布及换热性能计算
来源期刊 煤气与热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分布 换热性能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833+.3
字数 5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亮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5 40 2.0 5.0
2 刁乃仁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90 1710 20.0 40.0
6 张兵兵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埋管地源热泵
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分布
换热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气与热力
月刊
1000-4416
12-1101/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3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1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32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