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囊藻毒素是蓝藻水华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生物毒素,能对人和动物的肝脏造成严重损伤,属于2B类致癌物质.由于全球性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气候变暖等现实因素,蓝藻水华现象日趋频繁和加剧,使得微囊藻毒素在水体和土壤中大量蓄积,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抗体-抗原”识别原理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当前生物毒素快速检测研究的热点,近年抗体创制技术突飞猛进,现已从传统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逐渐发展到了新型的基因工程人工抗体创制阶段.该文系统阐述了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内外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人和动物的主要危害风险;全面梳理了基因工程抗体创制技术及其在微囊藻毒素检测应用研究上的最新进展;并结合作者及所在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基因工程抗体在微囊藻毒素检测应用上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拟解决的对策.
推荐文章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水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水库水体
微囊藻毒素
基于磁珠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筛选与鉴定
微囊藻毒素LR
单链抗体
时间分辨免疫分析
磁珠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
水产品
提取
净化
检测
三种检测微囊藻毒素的ELISA方法比较研究
微囊藻毒素
抗原抗体复合物酶联免疫法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工程抗体在微囊藻毒素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基因工程抗体 微囊藻毒素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免疫分析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57|S852.4
字数 5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57.2019.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宏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5 687 16.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工程抗体
微囊藻毒素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免疫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测试学报
月刊
1004-4957
44-1318/TH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46-10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25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