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阐明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以苜蓿生长4年翻耕灭茬重新种植1年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轮茬处理(3年苜蓿-玉米-苜蓿记作T1,3年苜蓿-高粱-苜蓿记作T2),利用传统法测定苜蓿产量及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使用试剂盒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轮茬玉米(T1)及轮茬高粱(T2)后苜蓿产量分别是苜蓿连种(CK)的1.27和1.13倍;轮茬高粱使土壤pH、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轮茬玉米土壤总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轮茬玉米及轮茬高粱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不同轮茬均能减轻土壤容重,且轮茬高粱更为显著;与苜蓿连种相比,轮茬玉米与轮茬高粱土壤过氧化氢酶及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苜蓿连种土壤(P<0.05);借助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前3位高丰度表达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轮茬玉米与轮茬高粱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种群数量显著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5和1.39倍,且轮茬高粱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Chao、Sobs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苜蓿连作土壤(P<0.05);而在细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变形菌及厚壁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轮茬处理(P<0.05),而轮茬土壤中绿湾菌及浮霉菌要显著高于连作土壤(P<0.05).综上表明,江淮地区轮茬较苜蓿连作更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稳定细菌群落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
推荐文章
干旱胁迫对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
根系
苜蓿
干旱胁迫
根际
细菌群落结构
不同耕作方式及前茬作物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耕作方式
前茬作物
冬小麦
产量
紫花苜蓿根际效应对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影响
紫花苜蓿
根际效应
土壤盐碱化
盐分
养分
植物改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苜蓿 轮茬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高通量测序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9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86/cyxb201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春贵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38 344 11.0 16.0
2 师尚礼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111 1846 25.0 38.0
3 徐智明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0 86 6.0 8.0
4 李争艳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10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3)
共引文献  (290)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苜蓿
轮茬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高通量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