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局部外敷压疮模型后,压疮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NO(一氧化氮)浓度变化,以期丰富压疮临床治疗手段.方法 本研究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丹参多酚酸盐低、中及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建立左后肢压疮模型,分别压迫6 h后再解压6 h,再压迫及解压,反复循环,24 h时结束.造模结束后,实验组给予低(10 mg/kg·d)、中(20 mg/kg·d)、高(40 mg/kg·d)剂量丹参多酚酸盐局部外敷,一天剂量分为早晚两次给药;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作局部外敷,直至7 d后使用颈椎脱臼法杀死大鼠,收集压疮组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isa)测试SOD及NO浓度的变化.结果 对比于对照组,模型组中SOD含量显著下降,NO出现升高;使用丹参多酚酸盐中高剂量处理的实验组比模型组中SOD含量出现明显升高,而NO显著下降,其中以高剂量组比较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够起到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作用,促进疮面修复.
推荐文章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病人血清Cys-c、MPO、MDA、NO及SOD的影响
冠心病
丹参酚酸盐
胱抑素-c
髓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病人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血压肾病
丹参多酚酸盐
缬沙坦
血压
血清肌酐
血清胱抑素
尿蛋白/尿肌酐
丹参多酚酸盐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
丹参多酚酸盐
肝硬化
内毒素
肠黏膜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参多酚酸盐局部外敷对压疮模型组织中SOD及NO的影响
来源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压疮模型 丹参多酚酸盐 SOD NO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2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256.2019.02.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伟莉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9 31 2.0 5.0
2 杨宇娟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3 1.0 1.0
3 余祥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2 1.0 1.0
4 韦东梅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12 1.0 2.0
5 葛琼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疮模型
丹参多酚酸盐
SOD
NO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2-1256
23-1278/R
大16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北大街333号
14-25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96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164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