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34例患者34个乳腺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病灶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采用BI-RADS分类,综合分析病灶的各项超声造影结果.对肿块的BI-RADS分类重新校正诊断,全部病例均于超声造影检查后手术获得病理资料.结果 34个乳腺肿块病理结果 良性病灶15个(44.1%),恶性病灶19个(55.9%).良恶性组间在造影后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造影增强后肿块形态、造影后范围是否增大、造影后边缘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常规超声BI-RADS、超声造影后校正BI-RADS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40.0%、73.5%、0.70和100%、84.2%、85.2%、0.90.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BI-RADS分类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率.
推荐文章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新版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
乳腺包块
新版BI-RADS分类
探讨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肿块
超声BI-RADS分类
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在BI-RADS4类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肿块
超声造影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I-RADS 超声造影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嘉 37 218 8.0 13.0
2 沈会明 5 20 3.0 4.0
3 王颖彦 4 25 4.0 4.0
4 高亚琴 3 43 3.0 3.0
5 田磊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BI-RADS
超声造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季刊
2095-2775
11-931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新嘉园东里一区8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