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慈欣自陈,《流浪地球》的核心完全是美学的,他正是试图书写“推动世界在宇宙中流浪这样一个意象”,才逐步推演出诸多科技想象。这部作品在改编成为电影之后,较好地保留和完善了这样一个基础性的“设定”。也正是这个设定,在影片上映后成为诸多讨论的核心,并且在讨论的逻辑和审美倾向上呈现出充分的复杂性。这也折射出了今天的大众在面对科幻这一类型时的陌生。
推荐文章
《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
发展
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本土想象
流浪地球
科幻电影
贺岁片
叙事模式
文化自信
我国乡村科幻电影中的乡村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乡村科幻
乡村文化
价值传播
传播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科幻电影如何兼顾技术实验与文化认同——从《流浪地球》票房火爆说开去
来源期刊 新华月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科幻电影 文化认同 地球 实验 技术 复杂性 影片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J9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振宇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幻电影
文化认同
地球
实验
技术
复杂性
影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华月报
半月刊
1001-666X
11-1186/Z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51号
2-242
出版文献量(篇)
17263
总下载数(次)
5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