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选小儿补肾固表颗粒最佳成型工艺.方法 将干膏粉与6种辅料分别按同一比例湿法制粒,以颗粒吸湿率、成型率、溶化率为指标,优选辅料种类.根据干膏得率、一日服用量和口感,确定辅料用量.按相应方法测定3批成品的水分、休止角、堆密度和临界相对湿度.结果 小儿补肾固表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按干膏粉与蔗糖粉1:0.68混匀,以88%(ml/ml)乙醇搅拌,用一号筛制粒,70℃干燥,即得.测得3批成品水分分别为4.7%、3.3%、3.6%,休止角分别为36.9°、35.0°、36.3°,堆密度分别为0.52、0.53、0.52 g/ml、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67.0%、68.0%、68.0%.结论 优选的小儿补肾固表颗粒成型工艺简便可行,为其中试生产和新制剂报批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滋阴补肾复合多糖胶囊成型性工艺研究
滋阴补肾复合多糖胶囊
成型工艺
休止角
吸湿率
临界相对湿度
通脉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通脉颗粒剂
成型工艺
临界相对湿度(CRH)
正交试验
番泻叶颗粒的成型工艺试验
番泻叶颗粒
成型性
溶化性
吸湿性
小儿感冒颗粒的工艺改革
感冒颗粒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补肾固表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补肾固表颗粒 成型工艺 吸湿率 成型率 溶化率 临界相对湿度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9-821,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9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5/j.cnki.sjzx.1906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亦琦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厦门市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57 327 9.0 16.0
2 杨辉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厦门市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37 268 9.0 15.0
3 罗友华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厦门市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33 239 8.0 14.0
4 薛征 62 95 6.0 7.0
5 张青铃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厦门市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4 0 0.0 0.0
6 黄海燕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厦门市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77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补肾固表颗粒
成型工艺
吸湿率
成型率
溶化率
临界相对湿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